《萌芽》在杭州高级中学

作者 梁小雨

十一月第一个周末,我同桂老师一起来到杭州高级中学。距离上次到杭州恰好相隔半年,心情和周遭风物都有变化。到达杭州之后,等车的间歇我们简单地在门口转了转,倒也发现了有意思的事情:之前数次来西湖,都没注意到这里有一座武松墓——这件颇有点魔幻的事后来也被桂老师用在了杭高的文学讲座中。

匆匆在学校食堂花十分钟塞了两口饭,我们便赶去了会场。据学校老师介绍,晚上到场的同学全都是自愿报名参加的,牺牲了自习做作业的时间来听《萌芽》编辑带来的文学讲座。三个多小时中,气氛也一直很活跃。桂老师首先介绍了杂志和青年写作的现状,简单地分析了所谓的“新”和“真”在当下创作中的真正意义。我的中学时代是在兰州度过的,基本上很难有这样的机会能够和杂志社的编辑老师面对面地去谈这些关于文学或者关于未来的话题。在这一点上,到了现在想来也会很羡慕杭高的同学。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就算是做出了同一个决定,动机也是不同的。所以对于我而言,最初参加“新概念”更多是为了证明自己——虽然很多年之后会发现,这个理由实在没有什么意义,但在高中时期,它确确实实是推动我前进的最大动力。无论是文学爱好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兴趣,对一件事的专心和执着最后都会被证明是有价值的。

在讲座中桂老师也具体讲了一些故事的结构和实例来帮助同学们去分辨文学性创作、通俗文本创作和应试作文的区别。在通俗作品和文学性作品的界限上,桂老师着重讲了自己关于“人物”的看法,即,一个角色并不会因为写作者给他插上了更多的“人设标签”而变得丰满,恰恰许多一笔带过的配角,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反而能仅仅凭借简单的对话和一个动作,将自己的形象极为立体地建立起来。

在场的同学们也很积极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困惑。其实参加“新概念”之前,甚至上大学后的很久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真正理解这件事。那时我坚持把自己对人物的喜爱转化为某种“完美的追求”来赋予故事里的角色。久而久之,我发现了这种“美”其实是陷入了一个误区:人不是物品,不该用标签化的层层包裹去约束他们的行为。缺陷和软肋也是人性中值得审视的一部分,只是太年轻的时候我们很难承认这件事。

面对面的沟通,不止是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些新的创作思路并树立起一些必要的意识,也是给我们一个机会去了解年轻一代中学生的阅读环境。“阅读”本身也有舒适区,只读自己喜欢的类目极易陷入盲目无知、自怜自艾的状态中。这是我会继续向同学们学习的地方:要试着看更“年轻”的作品才行。

在杭高的三个多小时对我而言也非常有价值,尤其是在原定最晚时间都早已到点后同学们热情不减的状态也令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门时下起了不小的雨,几位同学与我们一同出门,跑向来接他们的家长,只听见有家长爱怜地责怪道回家还有作业要写呢,我和桂老师只希望没有太浪费他们的时间。

杭州是座美丽的城市,也藏着很多有趣的故事,去挖掘这些故事背后的复杂性,也是文学带给我的意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