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亨利八世》《红与黑》到《茶馆》《狂人日记》,当经典文学著作纷纷被搬上剧场,它们将会被如何演绎和诠释?随着时代的变迁,剧场的创作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又与身为观众的我们建立了怎样的联结?本期头条将探讨戏剧与文学、社会发生互动的多重方式。
·头条
《剧场成为精神漫游之地》柳青 / 孔德罡 / 郭晨子 / 李元
剧场作为当代艺术实验的前沿,在向着未来的无限可能展开探索时,和文学作品的关系也愈加复杂多元起来。《红与黑》《茶馆》和《狂人日记》等经典名著在剧场中得到了怎样的演绎? 在忠于原著和自我表达之间,戏剧创作者们做出了哪些不同的选择?而在从“文本性”走向“文学性”的同时,当代戏剧作品也正在经历从“戏剧性”到“剧场性”的变革。
·小说
《连续体》林砚秋
舒宜不告而别,留下了一套临江的公寓,一把钥匙在我这里,另一把在小石那里。我和小石心照不宣地维持着房子的秩序,总是分头造访这间屋子。我渐渐发现,舒宜的房子就像一个能够吞噬一切的空间,过去那些我习以为常的旧物件,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小石在一次意外中受伤,在她的男友家明调去西北的第二天,我搬进了她的住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没有再提起舒宜。一天,小石告诉我,她收到了舒宜的消息……
·散文
《长姐如母》韦一童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的妈妈是弟弟妹妹眼中无所不能的长姐,也是家族里我这一代所有孩子的英语补习老师,但当一切崇高的德行聚在一个人身上,事情就变得不堪设想。而当曾经被她指导过的人开始独立生活,妈妈树立的权威终究还是失效了,我和弟弟们在各自的阵地辛勤耕耘,以不同的方式背叛了她。
《成为小说家》李雪婷
我读中学时,每个周末爸爸都要带我去爬山,那时我每日构思着一篇小说,想要写写这片山谷的故事。山林间的故事被我誊抄了多遍,我反反复复地开头,又放弃,积累下层层叠叠的手稿,却没有让这个故事走到结尾。直到现在,我也没能成为一个小说家。我想起过去爬山时我和爸爸的目的地是经石峪,古人在此篆刻了一部《金刚经》。他们以为石头是世界上最可靠的保存文明的方式,后世的路人却大多不会在石坪前停留半步、多看一眼。然而,总有人记得那片山林。
·惊奇
#公开课#
《无敌蝇家》[美国]乔纳森·巴尔科姆 左安浦 译
在一个似乎由人类主宰的世界里,双翅目昆虫以一种大胆和神奇的方式过着华丽的生活。数亿年以来,面对各种各样的难题,双翅目昆虫进化出了哪些巧妙的解决方案?苍蝇作为双翅目昆虫的一种,是怎样成为许多谚语的主角的?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荷兰静物画,到二十世纪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的画作,它们在视觉艺术中又有怎样的体现?或许是时候暂时放下偏见,来了解下我们令人惊奇的昆虫“邻居”了。
#惊奇乱讲#
编剧的叹息(三)惊奇组
无论是“三分钟看一部电影”的电影解说,还是原创的“小剧场”,短视频都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消磨时间的选择,这促使传统的影视产业发生了哪些转变?当短视频也集齐了剧本、剪辑、表演、创意、节奏等要素,是否还存在一种特有的“电影语言”,是只属于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魔法?网剧和“网大”在制作思路上,又与电影有哪些根本性的不同呢?
·连载
《命运脱靶人》(四)那多
老郭带我来看了小望的死亡现场,我想象着事故发生时的场景,发现了许多疑点。在去殡仪馆看了小望最后一面后,我潜入小望的住所中,希望发现他死亡的真相……
·新概念
#参赛作品选登#
《蝉鸣》林珊
姐姐,我想我应该如此称呼你。我忠实地伴你左右,参与你每一天的校园生活。即使我想尽一切办法捕获你的想法,即使我拥有你生命最初的记忆片段,我也永远无法理解,因为我们之间隔着数年的经验与记忆。我等待着与你在一片纯白中相见,关于我所不知的你的过去,我等你慢慢说给我听。
#新概念书写#
《空房间》廖欣琳
我在初中时开始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处于那个年龄的所有人都是一间空空如也的房间,我们努力为空房间赚到一些装饰物,而我选择搬入了一盏水晶灯。但后来,我逐渐意识到,无论我搬入再多精美的物件,想用它们来凸显出生活隐秘而真实的那一面,都不能够改变这个房间“空”的本质。这是我第六次参加“新概念”了,我反复地将房间填满又搬空,最后终于在书写时感受到了某种全然的放松,我所一遍遍验证的,原来正是在命运的指引下早已书写过的答案。
·专栏
#三角关系#
《局外人俱乐部》库里里
从《爱,死亡和机器人》中的奇马蓝到加缪笔下的默尔索,从叔本华到文学经典中的塞林格、荒原狼,这些“局外人”都曾为人生的无意义而痛苦。不同于本质主义者相信每个人生来便怀着某种明确的目的,存在主义者认为没有先天的“本质”,只有当下的“存在”,然而局外人们却对此浑浑噩噩的生命状态难以忍受,他们有的反抗,有的则对自我进行了改造……
·萌星月报
《演习》李雨荃
冬天的伊萨卡天寒地冻,在室友确诊后,我在自己房间里执行了一段时间的自我隔离,我将必需品搬进房间,放任自己昏睡,失去对时间的感知。我和外界的联系切断,陷入表达与叙述的低谷,只有小猫陪我度日,与我“相看两相厌”。我意识到这场自我隔离对我的影响远比想象中更大些,在回顾照片所记录下的过去的生活时,我生出一种迟来的、羞耻的,但控制不住想要赞颂它们的欲望。
作者简答
指间沙 / 廖欣琳 / 库里里 / 马广 / 孙立 / 不日远游
编辑部推荐
电影 / 音乐 / 图书
信息台
“新闻晨报·周到”杯第二十五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参赛报名表及征文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