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与编辑们交谈

去年秋天,《小说界》策划了一场名为“一本杂志的诞生”的展览。展览呈现了一本杂志从无到有的全过程:组稿、写稿、审稿、设计、校对、印刷……幕后故事被搬到了台前。

即使展览结束,故事还可以讲得更远。从上海到伦敦,从都柏林到温哥华,在新世纪的头二十年里,各种杂志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发行量下滑、读者群萎缩、转型困难等问题,实体刊物所代表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也正经历着剧烈的冲击。那么,再过二十年呢?杂志会以怎样的形态存在下去?围绕这些话题,我们邀请了《小说界》《Granta》《The Stinging Fly》《Brick》杂志的编辑,一起谈谈文学杂志的诞生、现状与未来。

《小说界》的执行主编乔晓华,提出“想象的徒劳”——就如二十年前的人无法想象现在,现在的我们也无法想象二十年后的文学杂志会是怎样的图景。而在英国老牌文学杂志《Granta》的现任主编看来,印刷文本的价值在网络时代只增不减,正因为人们无法在纸质杂志上切换至另一个窗口查看邮件,阅读才留住了那份自主性。《The Stinging Fly》创刊于都柏林,致力于挖掘爱尔兰本土优秀写作者,主编丽莎· 麦金纳尼认为,实体文艺会再度回潮,人们“总会渴望真实的体验”。加拿大文学杂志《Brick》创刊于1977年,此后一直活跃在行业前沿,所有编辑和特约编辑都是诗人或作家,早在十几年前,他们就开始了杂志的电子化尝试,同时纸质版一如既往地精美,被艾丽丝·门罗盛赞为“不可预测但始终可靠的盛宴”。

尽管总有学者如菲利普·迈耶预言,实体刊物将于2044年或更早走向终点,但对于上述编辑而言,他们的工作显然未受困于时间、形式、载体或是环境,而更多地聚焦于文学本身。

访谈之外,我们还梳理了各国文学杂志的发展历史、特色和轶事。比如,一些杂志历史悠久,拥有沿袭多年的独特传统:1925年2月21日,《纽约客》创刊号发行,封面是由作家科里·福特杜撰、杂志第一任艺术总监瑞· 阿尔文绘制出来的虚拟人物——尤斯塔斯先生。从那以后,每年距离2月21日最近的一期《纽约客》都会让“他”重回封面,于是九十多年来,他戴了各种式样的帽子,也换了不同颜色的脸。另外一些杂志虽然创立不久,但也极具个性,比如于2007年创立的澳大利亚文学杂志《The Lifted Brow》,其刊名“抬起眉毛”暗示着一种惊奇,也表示文字工作者的“扬眉吐气”,写出《使女的故事》的玛格丽特 · 阿特伍德以及《无尽的玩笑》的作者大卫·福斯特·华莱士,都是这本杂志的作者。

头条

与编辑们交谈 《小说界》&《Granta》&《The Stinging Fly》&《Brick》
文学杂志编辑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杂志的封面与内页插画从何而来?如果一篇稿件在编辑中得到了迥然不同的评价,会被如何处理?文学杂志是否收到过AI写作的稿件,质量如何?在互联网冲击之下,实体刊物何以拥有不可取代的生命力?《小说界》执行主编乔晓华、《Granta》主编托马斯· 梅尼、《The Stinging Fly》主编丽莎· 麦金纳尼以及《Brick》编辑邓敏灵关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学杂志编辑部的运行日常。从上海到伦敦,从都柏林到温哥华,文学杂志编辑们的目标,正如丽莎·麦金纳尼在访谈中讲到《The Stinging Fly》的标志“刺人虻”的意义时,引用柏拉图《苏格拉底之死》中的这段话:“主神特别挑选我到这座仿佛是一匹大千里马的城市来,因为它的体积大,因而倾向于懒惰,也因此需要一只苍蝇来刺激它。”

小说

《大超市村》察察
季保全来自大超市村,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之后留校做了教务处干事。同事潘川在传言里很有来头,帮女友收快递时他会把好玩的快递员来电开免提,和大家一起哈哈大笑。保全也学着笑过,他期盼自己能放开些,像潘川这样拥有理当得到尊重的信心。保全还没有女朋友,搬家后的他有了新爱好,去附近一家超市买记忆里的手磨豆浆。擦拭一新的柜台会把他和卖豆浆的年轻女孩隔开,隔得刚刚好,他可以放心地释放心底的那些柔情、想象和期待……

散文

《天才女友》不日远游
读高中时,我和Y因为喜欢听陈奕迅逐渐熟络起来。Y开朗健谈,相信自己的双手。而我像是一个被她认领了的“i人”,她会在门口花盆里准备钥匙,让我这个浪荡子可以找到地方睡一个午觉。如今,Y找到了可以与她携手踏入婚姻的人,所有我们青春时聊起过的男孩女孩也就此湮灭了。我记起那次云南之行,我们曾在普达措公园的美景中戴着耳机听歌。即使一起经历了那么多,我们也无法永远承担对方的生命、做彼此的归宿。现在她决定扎根在某处,而我总还是可以偶尔回去看看的。

《在潮汐书店里煮海螺的方法》朱嘉雯
为了逃避原本生活中纷乱的人际关系,我来到欧洲,在各个城市的文化胜迹间奔波,心中的喧嚣却没有衰减分毫。握着从穆拉诺岛买来的那个带刺的玻璃海螺,我独自来到威尼斯潮汐书店的最高处,很认真地去听螺壳里有没有声音——很多朋友都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我却不愿清扫那些过期的悲伤记忆,即使知道它的刺会让我疼痛,即使知道海螺、古迹也好,瞬间的感情也好,都会被凝固成不似活物的标本,无法百代流芳。

惊奇

#公开课#
《把古画放回原处》李晓愚
我们都是图像的观看者,但这种观看大多是一种被动的习惯,而不是主动的辨析。使用图像与能够分析图像并将之变为自己的知识来源并不是一码事——后者需要学习,需要训练。南朝时代的画像砖出土于贵族墓葬,为了追求对称之美,将荣启期加入竹林七贤,《龙凤仕女图》与《观书美人图》往往被归于同一题材——仕女画,实际上《龙凤仕女图》出土于湖南一座战国古墓,而《观书美人图》则来自清代皇家园林屏风中的一扇。在享用博物馆这一福利的同时,请别忘记它的缺陷:我们今天看到的绘画,往往脱离了它们原本所处的历史语境。

#惊奇乱讲#
《全频道掌上剧场》(一) 惊奇组
与《沙丘2》中老套剧情相对的是,其中展现的视听美学让不少观众感叹这才是为大银幕而生的电影。当下,受流媒体技术、短视频平台的冲击,影视产业的重心似乎已来到手机里,影院则更像是一个打卡地。从业者迎合当下社会心理,在营销逻辑、电影情节、人物设定等各个方面进行的努力,能够“拯救”电影吗?

连载

《冷到下雪》(三) [澳大利亚] 欧健梅 陆剑 译
早晨,我和母亲坐火车前往茨城县。在疾驰的列车上,母亲提起舅舅很喜欢火车。记忆里,舅舅瘦而沉默,没有上过大学,却有一种书卷气。年轻时他在花鸟市场里打工,照顾鸟儿,给它们喂食。母亲告诉我,某天早上舅舅打开店门,看到一位女学生手中捧着一个小盒子在等,看她校服,是附近女修道会学校的,和舅舅辍学前学校的校服很像……

新概念

#新概念书写#
《腰》 龚卷存
腰椎间盘突出是我二十岁出头的身体正在承受的最严峻的痛苦,而有阅历的长辈对此会说“没什么大不了的”“自作自受”。我的腰经历的事,正像我的心灵经历的。从小我是班里作文得分最高的人,后来却开始逃避阅读与写作,对文学冷眼以待,小心地保持着安全距离,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来谅解自己由爱而生的怨恨。成长的嬗变仿佛也是如此,对于很多事情,人们都会渐渐痛起来,又渐渐接受了沉默。

专栏

#三角关系#
《赛博时代的抒情》 库里里
最初的上千年里,诗人们用落叶象征愁肠、浪漫与死亡;到了工业时代,诗人笔下丑陋的现代垃圾,却与落叶拥有一样忧伤的灵魂;《重庆森林》里,王家卫用凤梨罐头的保质期象征爱情的期限……每个时代都可以找到新的诗材,让永恒又古老的诗意焕发光彩。那么,下一片“落叶”是什么呢?顾湘的小说里,被烧毁的电脑硬盘其实空空如也,痛就是为了浪费掉的、完全无法被兑换为记忆的时光。一切都太平淡、太无聊、太廉价。这是属于今天的另一种抒情。

简答

钟娜 / 卢也森 / 叶茫

编辑部推荐

电影 / 音乐 / 图书

信息台

“新闻晨报·周到”杯第二十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参赛报名表及征文启事